《金匮要略》曰∶哕逆者,橘皮竹茹汤主之。阴厥发躁,曰阴躁。
如发热恶寒,头疼身体痛,脉浮紧者,表未解也,冬月麻黄汤,余月羌活冲和汤汗之。太阳者,阳证之表也。
膈上寒饮,干呕,吐涎若吐利,手足厥冷,烦躁甚者,吴茱萸汤。如胸中结实,燥渴,大便秘者,下之,大陷胸汤可也。
口干者,邪热聚胃,消耗津液,故少阴证,口燥咽干,急下之。伤寒脉浮,当汗,麻黄汤。
在里者,心腹胀满,外证有汗,法当下之。如要取汗,虽辛甘之剂,亦宜热服。
大小便皆利,则与术附汤。太阳病,发汗过多,其人叉手自冒,心下悸欲得按者,桂枝甘草汤。